SDN网络虚拟化的机遇与挑战

阅读量:584
李克秋,董晓东,王晓飞

问题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传统的以TCP/IP所构成的“细腰”的网络体系结构已经成为目前网络产业以及网络创新型技术发展的瓶颈。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基本思想与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虚拟化技术类似,见图1。目前以网络虚拟化为手段解决TCP/IP网络体系结构僵化问题已成为未来网络领域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为网络虚拟化的实现提供了有效支撑。该技术实现了控制层面与数据层面的解耦分离,将对网络的控制及管理抽象到逻辑或者虚拟的实体提供灵活的、开放的控制接口,使网络交换设备负责单纯的转发,以有助于网络虚拟化的实现。在SDN网络虚拟化平台中,所产生的切片网络实例被称之为虚拟SDN网络(virtual SDN Network, vSDN) [1],它继承了虚拟网络和软件定义网络各自的优点,将灵活的网络管控与面向服务的自定义网络相结合。因此,利用基于SDN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人们对业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服务质量保证(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网络作为云计算平台运行的一个重要的硬件载体,直接关系到云计算平台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如何抽象云计算平台的网络资源、构建极端化用户的需求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新型的网络设备的种类和功能日益繁多,抽象这些复杂的网络设备并利用这些网络设备构建具有QoS保证的网络服务也是广泛存在的问题[2]。虽然,学术界和产业界目前的网络虚拟化技术针对网络带宽、延迟以及计算资源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3],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只能为云平台提供常规的QoS保证,网络虚拟化技术面临许多“深水区”问题尚未解决。一方面,是极端化的用户需求所带来的虚拟化问题,例如极端吞吐需求、极端低延迟需求等;另一方面,超大规模网络环境给网络虚拟化技术带来的问题,这里所指既可以是节点数量规模庞大的网络,也可以是虚拟化网络业务量巨大的网络和分布范围广泛的网络环境,这些问题可以是在规模庞大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网络虚拟化平台和相关技术所面临的用户请求的高并发性问题、可扩展性问题,也可以是不同平台和技术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以及超大规模网络的管理和性能监控问题。从这些“深水区”的网络虚拟化角度,研究面向超大网络规模的极端化网络需求,对于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虚拟网络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SDN网络虚拟化平台

工作原理

传统SDN网络的工作原理如图2(a)所示,网络应用程序AB通过北向接口与控制器进行通信,进而通过南向接口与物理设备交互,实现相应的网络策略。逻辑上集中的SDN控制器拥有全局的网络视图,向上层应用提供丰富的API以实现“可编程”。因此,通过在控制层面和转发层面之间加入SDN虚拟化平台,可实现SDN网络虚拟化。


会员登录后可下载全文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拥有《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CCCF)所刊登内容的所有版权,未经CCF允许,不得转载本刊文字及照片,否则被视为侵权。对于侵权行为,CCF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作者介绍

李克秋

  • CCF杰出会员
  • 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 研究方向:未来网络体系结构,云计算,物联网等
  • likeqiu@gmail.com

董晓东

  • 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
  • 研究方向:未来网络体系结构,软件定义网络等
  • dongxiaodong@tju.edu.cn

王晓飞

  • CCF专业会员
  • 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 研究方向:移动社交网络、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等
  • xiaofeiwang@tju.edu.cn